DK 這家出版社,愛書人一定不陌生,
它出版的書籍,總是圖文並茂,
將複雜的內容,以清晰明瞭的方式呈現給讀者。
筆者家裡已有不少 DK 出版的書 (照片所示只是一部分),
可以看出它們的領域幾乎無所不包,
從人文到自然科學、從語文到奇幻,
都有令人愛不釋手的圖文書任君挑選。
這次要介紹的書,是"the Economics Book" (經濟學百科)
屬於一個系列叫"Big Ideas Simply Explained"
這個系列的主題也是包羅萬象:藝術、天文學、經濟學、莎士比亞、福爾摩斯......
心中的收藏魂又開始蠢蠢欲動了,哈哈!
說到經濟學,令人既熟悉又陌生,
因為這個學科涵蓋的範圍非常廣,
小從個人的工作、買賣,大至國家的國民生產、國與國之間的貿易,
舉凡生產、供給與需求、交易、貨幣等等,都是經濟學研究的主題。
個人認為,經濟學是現代人必懂的知識之一,
原因有二:
第一,世界邁入全球化的時代,
各行各業的市場比從前寬廣許多,不侷限於本地或本國,
若不能掌握全球經濟脈動,勢必錯失許多機會。
第二,在當前低利率且變化快速的環境下,
個人很難光依靠工作收入,以及存款在銀行的穩定生息,
就累積足夠的退休金,供退休後使用,勢必要有自己的理財和投資規劃。
如果對整體經濟環境沒有一定的認識,就很難有完整而實際的規劃。
扯遠了,還是趕緊來看看這本書的內容吧。
內容編排分為幾大部分:
1. 標題。
2. 提綱挈領。
3. 概念示意圖。
4. 內文。
5. 專欄。
6. 實例照片。
個人認為這樣的編排非常清楚,
如果想在短時間對一個主題有概念,先看標題、提綱挈領和概念示意圖即可,
有空再詳細閱讀內文。
另外專欄和實例照片可以提供更多訊息。
(以下為有雷心得,不喜者勿入)
本書的內容依歷史演進排序,將人類經濟史分為下列時期:
1. 早期交易 (西元前440年到西元1770年)。
2. 理性時代 (1770年到1820年)。
3. 工業以及經濟革命 (1820年到1929年)。
4. 戰爭與經濟蕭條 (1929年到1945年)。
5. 戰後的經濟 (1945年到1970年)。
6. 當代經濟學 (1970年至今)。
依時序排列雖然清楚,
但某些概念的完整發展,可能橫跨幾個時代,
所以還有 "See Also" 的欄位,方便讀者交互參照,
能對主題建立更全面性的概念,
個人認為是很貼心的設計。
光看目錄不過癮,接下來針對幾個個別主題先睹為快吧。
1. 經濟會盛衰起伏,像溜溜球上上下下一樣 (第78頁)。
示意圖把這個概念講得很清楚:
經濟繁榮時,生產產品的利潤高,產品因而大量生產,造成供給過剩。
在市場的競爭下,公司開始削價競爭,令利潤下降,
到最後有些公司經營不善而倒閉,有些被迫裁員,造成經濟衰退。
市場上競爭者減少,產品供給減少,使價格和利潤上升,經濟跟著復甦。
如此周而復始,景氣就有循環的規律。
2.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者 -- Karl Marx (第105頁)。
馬克思於1818年生於普魯士 (後來的德國)。
大學一開始攻讀法律 (他的父親是一位律師),後來轉為研究哲學。
在 Jena 大學拿到學士學位後,曾做過記者,但他的文章充滿社會主義色彩,
遭到審查、攻擊,於是移居法國巴黎。
在巴黎,馬克思結識了恩格斯 (Friedrich Engels),
兩人於1848年發表了著名的 "共產黨宣言" (Communist Manifesto)。
後來馬克思又搬到英國倫敦居住,投注所有精力於寫作,
最後完成了流傳後世的 "資本論" (Capital)
3. 美國經濟學家 Irving Fisher 對貨幣理論提出完整的數學模型 (第32頁)。
他提出的模型認為,貨幣流通量和市場上商品的價格就像在天平兩邊平衡,
當貨幣流通量增加時,商品的價格也要上漲,以維持平衡,
就造成了通貨膨脹。
總結來說,
這本書是經濟學的小百科全書,
以條列方式,依時間順序涵蓋經濟學的重要概念,
適合希望對經濟學有整體了解的讀者,
而且因為內容編排很清楚,之後再回頭翻閱也很方便,
推薦給大家囉!
最後附上購書的網址。